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与可持续发展市场规则仍待完善

《联合早报》中文版5月4日报道:近年来,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课题频频引起各种媒体大事报道。一般投资者是否真的关心?

不久前采访的一位企业总裁指出,现在每天在媒体上都可以看见ESG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报道,很难不关注。同时间,一位金融机构的主管私下说:“新加坡还没跟上这股趋势,投资者也不是很在意,但监管机构很坚持。”

同样都是来自业界的反馈,却呈现不同的市场脉动。如果要粗略归纳,大致是政府和监管机构积极推动,但一般投资者不是很关注;或大企业和国际机构投资者很在意,但本地投资者或散户不太关注。这一点或许可以从国际评级机构晨星(Morningstar)最近一份有关气候基金的报告看出一些端倪。

该报告指出,全球共有860只气候基金,总资产在去年增加一倍至4080亿美元(约5652亿新元),其中中国的气候基金资产达470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然而,在新加坡注册的气候基金仅一只,规模约600万美元。邻近市场例如韩国和日本,各有30只和八只,总资产大约12亿美元和3亿4200万美元。

为何ESG和可持续发展在本地似乎出现“政府热、民间冷”或“机构投资者热、散户冷”的现象?相关领域涵盖层面过于广泛,且缺乏统一标准,令一般投资者无所适从,恐怕是主因之一。

以ESG投资为例,全球企业采用的披露框架就多达14种。目前最热门的标准包括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以及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原则,企业采用的比率各占三成左右。

市场标准不一的情况也发生在面世至今逾20年的自愿排放交易市场(voluntary carbon market)。

本地碳信用(carbon credit)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简称CIX)的生态系统与平台负责人苏珍玲告诉《联合早报》,自愿排放交易市场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没有足够的信任基础。而这与碳信用素质参差、核实与认证标准不一,以及透明度不足等历史因素有关。新加坡碳税后年上调后,须缴税的企业可从国际市场购买高质量的碳信用来抵消最多5%的排放量。

近期与华侨银行(OCBC)一同宣布计划年底推出代币化碳信用的MetaVerse Green Exchange(MVGX)联合创办人白波博士即指出,此方案能否成功执行,有赖于政府在《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细节完全确定后,能否有效管理相应的调整。

由此可见,尽管商机无限,市场规则和标准尚未完善或过于纷杂将妨碍发展。自愿排放交易市场多年来的这种情况,会否也出现在ESG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值得留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