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着力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29个典型案例展现发展成效

近日,2022年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公布,共评选出典型案例29个,涉及公共服务、技术创新、跨境经贸、特色服务、数字人文交流五个领域,形成一批技术先进、具有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应用场景,着力深化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推动数字互联互通。

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国—东盟信息港北投数字科技园、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北港网”平台等8个案例名列其中。其中,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北部湾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北港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3个单位申报的“北港网”平台作为北部湾港统一业务服务平台,集用户一体化、数据一体化、业务一站式、全程无纸化为一体,减少港口通关37个人工环节和28项纸质单证,港口业务办理平均节省时间超过20小时。

在技术创新领域,名单呈现出中国—东盟企业征信平台、中国—东盟北斗/GNSS(南宁)中心、中国—东盟跨境地质灾害北斗监测系统、中国—东盟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等5个案例。其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申报的中国—东盟跨境地质灾害北斗监测系统采用 BDS/GNSS 多模协同精密定位与测量技术,解决了滑坡监测倾角变化高精度测量难题,保障境内外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跨境经贸领域,名单呈现出跨境电商企业孵化服务信息化系统、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平台3个案例。其中,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平台为广西进出口贸易企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集交易、通关、金融和物流为一体的外贸服务平台,建成互市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跨境结算、互市交易功能。

在特色服务领域,名单呈现出面向东盟国家的数字多媒体智能云平台、广西智慧口岸交通大数据平台、面向中国—东盟的智能语音语言大数据服务平台、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油茶有害生物智能识别等8个案例。其中,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油茶有害生物智能识别系统在泰国、越南等地和边境地区,共鉴定油茶有害生物230种,结合几何形态学和深度神经网络,实现油茶重要有害生物快速识别。

在数字人文交流领域,名单呈现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全媒体出版平台、人工智能影视译制东盟传播、“一键游广西”、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等5个案例。其中,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申报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全媒体出版平台,采用汉语、英语和东盟小语种建设,系统化搜集整理以壮医药、瑶医药等为代表的中国和东盟国家海量传统医药图书资源、数字出版物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具有区域和传统特色。

下一步,广西将继续加强面向东盟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引领示范作用,加大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建设资金补助支持力度,探索创新中国—东盟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双边产业数字化示范合作。(记者 黄月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