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是礼物也是教育

新加坡《海峡时报》11月26日文章,原题:生活在异国他乡,礼物和教育兼得 有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却不受影响,这让我感觉很奇怪。从我的经验来看,新加坡不但让我增长了见识还改变了我,尽管我是在印度长大的澳大利亚公民,但在新加坡生活了16年后,我要说它也是我的故乡之一。当我在印度写此文时,我开始怀念新加坡杨厝港街道的安静。

在异国他乡生活既是机遇和主观使然,也是礼物和教育。联合国称2.8亿多人不在其出生的国度生活。从一定程度上说,我同时生活在两个国度,我很享受每个国家各自的吸引力。

在这个难民人数超过3600万的星球上,同时生活在两个国度首先是一种特权。居无定所是什么滋味?因恐惧、饥饿或战争而被迫离开一个国度呢?在这个越来越重视舒适的世界上,我们并未充分考虑过这些问题。

游历对思维开放和精神自由不可或缺。在两个国度之间旅行,能由内到外将二者看得更清楚,包括各自的缺点、魅力和特征。

生活在别处就是要认识到文化既无优劣之分,亦非相互竞争。相反,它们是用来体验、吸收、反思和借鉴的。美食、俚语、习俗和秩序,新加坡令我受益匪浅。

无论我在哪个地方,我都会想念另一个地方。渴望很迷人,不是吗?通常是为了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新加坡,我想念印度的鸟儿。在印度,我怀念新加坡的人行道和植物园的郁郁葱葱。

真实的生活总是潜伏在更深处,国度并不仅仅是由商店和公园组成的,它们总是与人有关。每个地方都为我提供一些元素:新加坡的宁静,印度的喧闹。二者都能让我的大脑保持活跃。这个月我要和矜持谨慎的人打交道,下个月我要听率性的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生活故事。

在新加坡,我发现诚实,在印度,我发现希望。因此,每当我听到一个朋友或其孩子正在考虑出国时,我都会说“去吧”。这个星球充满奥秘,每个地方绝非只是一个不同的地址。我的心分散在许多地方,我永远对它们充满感激之情。

马上我将飞回新加坡,明年4月我可能返回印度。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我去往哪里并不重要,因为我总是觉得我要回家了。(作者罗希特·布里吉纳什,丁玎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