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新加坡①为什么要格外关注这座城?

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发挥独特功能的新加坡,是我们聚焦研究的第一个国际大都市。在做了大量资料梳理的基础上,上海战略所大都市动态跟踪课题组专程赴新加坡进行实地调研,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本文是“品读新加坡”系列第一篇:此前,中国更多是从“国家视角”学习新加坡,今天,我们更需要从对待一个国家型城市的“城市视角”学习新加坡。且看只有590万人口,733平方公里的新加坡,为何值得我们格外关注和深入学习?

新加坡。视觉中国 资料图

用“新加坡之父”李光耀的话说,新加坡只是世界版图中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红点。即便到2023年底,这个国家的总人口也只有590万左右,面积733平方公里。这样的人口与土地规模,明显小于伦敦、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如果与中国的城市比较,新加坡甚至都挤不进中国超大城市榜单,在特大城市中也排名较为靠后,以至于社会上常有人调侃新加坡为“坡县”。

这么一个“小城市”,却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展现了令人瞩目和钦佩的“大作为”。法国学者雅克·埃吕尔曾指出,“城市代表着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的恩赐,而是另起炉灶,试图构建一个新的、可操控的秩序。”笔者以为,新加坡则是把这种城市构建新的、可操控秩序的能力,推进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高度、新境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乔尔·科特金所谓的“具有想象力的恢弘巨作”。

从各类世界排行榜看新加坡

有人可能会质疑,新加坡发展的确不错,但是有笔者说得那样好吗?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事实是最好的回答。以2023年的各类世界排行榜为例,新加坡几乎都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营商环境排行榜中,新加坡在8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

◆卡托研究所、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以及全球70多个智库联合发布的世界经济自由度2023年排名中,新加坡超过香港成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新加坡人均GDP位于世界前列、亚洲经济体前茅。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3)》显示,新加坡继续蝉联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一名。

◆全球外派人力资源顾问机构ECA International发布“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新加坡排名第一(已连续十年)。

◆美国《全球法治》“全球治安最好国家”排名中,新加坡名列全球第一。

◆国际非营利组织“钱德勒良好政府指数”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一。

◆国际驾驶教育资源平台Zutobi“全球道路最佳国家”排名中,新加坡名列第一位。

◆2023年SKYTRAX世界机场评比中,新加坡樟宜机场在全球550多个机场中,第12次获得“全球最佳机场奖”。

◆彭博“最高效医疗体系”排名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一。

◆国际非政府组织“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发布的“最适合儿童成长国家”(2018年),新加坡在176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亨氏护照指数(Henley Passport Index)最新公布的榜单中,新加坡排名世界并列第一,在全球227个目的地中,对新加坡免签国家和地区有194个。

◆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34),新加坡排名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3年智慧城市指数”中,新加坡在114个城市中,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七。

◆还是亚洲最具竞争力城市、亚洲最清廉国家、亚洲最佳养老金制度,等等。

当然我们知道,有些国际排名也不一定完全客观、准确,但是至少说明新加坡处于全球前列的位置和状态。作为整体评价来说,这种近乎全面领先的成就,说明新加坡做对了太多的事情,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游刃有余同时又饱含智慧的城市治理发展方法论,其对国际大都市治理发展规律与逻辑的认识和把握更深刻、更清晰、更精准。

尤其是考虑到,从1965年新马分家独立以来,新加坡以极其孱弱的基础仅用了60年时间,便取得如此辉煌的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成就”,实属罕见。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新加坡作为华人占比70%多的多元种族构成、高度对外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其发展经验对于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内城市来说更是弥足珍贵。

两段谈话给我们的启示

分析至此,笔者想起了李光耀著作中提及的两段故事:

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他在晚宴上向李光耀祝贺,“你们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花园城市。”李光耀向邓小平表示感谢,同时补充道:“你们完全可以做得比我们更好,因为我们是中国南方没有土地的农民后代。你们有学者,有科学家,有专家。你们将比我们做得更好。”邓小平没有回答李光耀,只是用锐利的目光看着他,随后继续转向另一个话题。但显然,李光耀的话深深地打动了邓小平,多年以后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他明确提出:“向世界学习,特别要向新加坡学习,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回想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更多地是从“国家视角”来学习新加坡。必须承认,新加坡确实教会了中国很多东西。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今天我们更需要从对待一个国家型城市的“城市视角”来学习新加坡,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个故事是李光耀记述的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谈话内容:“我对习近平说,再过几年他不用来新加坡向我们学习。我们将去中国向他们学习。他当然不同意。他说,不,不,他对我们的制度感兴趣。他的意思是,他们没有英国制度给我们提供的那种结构。”

这段对话深刻地启示我们,在国家领导人的心目中,新加坡虽是弹丸之地,但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特别是那些在现象背后的东西,值得我们格外谦虚、认真、深入地进行研究与学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